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十里扬州风物妍,
出落着神仙。
试问江南诸伴侣,
谁似我,醉扬州。
珠箔曲琼钩,仔细见扬州。
想得扬州醉年少,正围红袖写乌丝。
肠断琼花天上去,更无歌管下扬州。
清明假期的前两天才候补上火车票,订酒店的时候只剩下贵的不正经的市中心酒店和价格还算正经的偏远地区酒店,那必须得正经啊~鉴于是年疫情以来的 次外出,当时激动的头一天晚上差点儿没睡着~~??Go~??Go~~??Go~~~16年的十一假期跟琛宝一起去过一次扬州。那时候扬州还没有动车,需要坐车到镇江再大巴到扬州;那时候琛宝即将订婚,现在蕊蕊都会跑了。回忆下没有刘海儿没有疫情的时光吧~Day01??琼花观~皮市街~东关街一早的动车,4h到扬州,到火车站附近城乡结合部的位于养老中心的酒店checkin。一进门一座巨大的祝寿佛,周围是小河流和农庄,提前感受了令人向往的养老生活。适配BGM《稻香》??饿的肚子咕咕叫,直奔年以一碗4块钱阳春面俘获我心的“东园小馆”,同一个地址的同一家店果然再次俘获我的胃我的心。东园小馆是扬州的连锁小吃店,性价比高、味道也好。出发前看过的vlog和游记推荐的都是一些大酒店,但是我心里 名就是东园!!!
几年的时间阳春面从4块涨到了5块5,有些店的菜单上没有,直接跟店员点单就好了。风卷残云的现场我们去的东园小馆是琼花观附近的店,出门就是琼花观,门票7.5。琼花的花期是4月,如果刚好是花期来还是可以进去看看的。琼花观,宋徽宗赵佶赐金字匾额题为“蕃釐观”。宋时观内有一株无双的琼花树,后又称“琼花观”,宋仁宗、宋孝宗都曾将它移植到皇庭内,但皆不得活,又重迁回扬州,后来神秘凋零。但我们现在通常所称的琼花已经不是古文中的琼花了,而是指代一种叫聚八仙的植物。古琼花已经灭绝,《洪武郡志》中的记载:“至元十三年花朽,三十三年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植故地,而琼花遂绝,凡元人称琼花者皆八仙也。”琼花如今只剩传说,“落尽琼花天不惜”的景色也只能想象了。
琼花观出来不远处是皮市街。不同于东关街的喧闹,皮市街相对安静,也有很多小店,适合慢慢闲逛。在皮市街的浮生记书店点了一壶“春江花月夜”顺便避雨。买了张明信片,寄给当时在首尔游记下留地址的朋友,不知道他有没有顺利收到。(老规矩,后台留言收信地址,下次旅行寄出明信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 好时节。皮市街有很多古巷,除了主街的商铺,都是居民住宅。赶上清明的烟雨濛濛,可谓“寂寥的雨巷”。每条小巷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一条叫“吃吃看巷”。刚开始我以为是写在墙上的玩笑,直到看到市民家正经的门牌~~走在扬州的老城,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街巷名称,有的充满市井气息像“吃吃看巷”、“皮市街”、“胭脂井”;有的留下*事或衙门印记,像“教场”;有的一看到名字就让人挺起背,如“运司公廨”(公廨,旧时称官署);还有的在讲述宗教故事,如秦淮河边的“讲经墩”……我很喜欢有历史气息的名字,一路追问过去,都是是历史想告诉我们的故事。希望这些名字都可以一直保存下去,虽然只是几个字,但有时候比历史书还要生动。皮市街出来往东路过教场,可至一个书店“钟书阁”。喜欢逛书店的不要错过,喜欢拍照的也不要错过,因为充满了设计感。时至此,由于我们一直在不太出名的景点和巷子里晃悠,差点儿忘了这是法定节假日期间以及扬州作为旅游城市的身份。从皮市街出来想去东关巷吃饭,慢慢走过去,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来要去吃一家叫“粗茶淡饭”的店,几年前来的时候可是没有排过队,现在是前方发回的报道:赶紧找了个小巷子钻出这个是非之地,打算去附近的另外一家分店,虽然人还是很多,但还在可接受范围,40min成功点单吃上饭~到这里,我也算是亲身感受了下扬州这几年旅游业的辉煌发展。吃饱饱回酒店,准备第二天早起吃早茶。
Day02
??流浪早茶—扬州八怪纪念馆—冶春茶社—鉴真路—汉陵苑—大明寺
扬州有句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里的皮包水就是指的早上要吃早茶,跟广东早茶不太一样的是,扬州的早茶以包子为主,例如三丁包、蟹*包、各种包……扬州比较出名的早茶饭店有冶春、富春、趣园等。但是,法定节假日的早茶不是这么容易就吃到的!!!一不小心可能就吃成下午茶了~~同行的睡神叉叉在这个决定吃早茶的早上6点就起来了,好在是个明媚的春日。7点出门的我们还抱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自信,结果到了趣园被告知“没号了……”,不死心追问“你们几点放号?这么早就没号了?”,店员没得感情的答到“五点就有人来排队了”。好吧,输了……虽然没有吃成趣园的早茶,但是毗邻瘦西湖和国宾馆,附近景色是真的好~边逛我们边探讨了如果带父母来吃的流程,供各位孝子孝女参考:住在附近,定好快5点的闹钟,然后去排队取一个大概七点半能吃早餐的号,然后就可以叫爸妈来吃饭了~~(有娃的看到这里可以直接把这段给娃看)边走边打电话问附近的冶春,那头说可以电话约号,到了以后给的号前面还有40+,等位的时候搜大众点评竟然说这一家不正宗,于是骑着小*车去了附近最正宗的“冶春茶社”,拿到了前面还有桌的排位单。蓝色线路就是流浪早茶线路(趣园-冶春-冶春茶社-怡园)四望亭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能这么快就放弃,继续流浪早茶,揣着冶春爱的号码牌骑着小*车去了附近的“怡园”(据说是扬州本地人喜欢吃早茶的饭店,就在四望亭的路口),上到二楼,S型的队伍令人绝望,等位的人都快比包子多了,而且这里还不给排位单,只能现场排队,果断放弃。转战附近的东园小馆。风里雨里,东园小馆在等我……吃完步行去扬州八怪纪念馆,附近赠送小景点“南柯一梦大槐树”。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在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称“扬州画派”,但这八怪的组成部分说法不一。有一个听起来和稀泥但又有点儿道理的解释是:八作为数词,可作约数。这些人大多出身贫寒,寄情书画。八怪之一的金农曾寄居西方寺,扬州八怪纪念馆就设在这里。寺内翠竹掩映,主要展出了八怪的艺术成就,纪念馆主展厅是明时期的楠木大殿,其上彩绘更是少见。
慢悠悠的逛完,拿着爱的号码牌去冶春吃早(wu)茶(can)~~刚好被分到了临河窗边的餐位,锦上添花了~狮子头和蟹*汤包都好吃哦(好像当时好像还讨论了《神医喜来乐》,小时候看的时候就记得里面的狮子头了)~其实当午餐吃刚好,可以吃更多菜品,所以节假日去的小伙伴可以参考我们的战略,早上排队中午吃。
记得那一年琛宝还发了个朋友圈,大概是“扬州,一路甜下去”,毕竟,包子都是甜的~~不过配茶吃刚刚好。吃完早茶,准备去鉴真路看樱花??,先上一张浮生记书店老板拍的图。这樱花,鉴真看了都说好!!骑上心爱的小*车??就冲过去了,路上两个小伙伴还短暂的失联了一下,途经瘦西湖的大门,可谓人山人海,溜了溜了。不过几年前去的瘦西湖,记忆里残存的都是漂亮的景色,是很值得逛的园子。翻了下朋友圈找了当时拍的两张照片。瘦西湖原是一条狭长水面,两岸以往全是私家园林,万柳拂水,楼阁掩映,瘦西湖正是游诸园的水上交通要道。清时,因乾隆南巡,加建了白塔和五亭桥,虽都是模仿北京北海的建筑,可是风格各有不同。从城内的小秦淮乘画舫缓缓入湖,登小金山俯瞰全湖,坐在“月观”,眺望“四桥烟雨”,涳濛迷离,婉约如一首清歌。陈从周《二分明月在扬州,扬州园林》小*车 速飙到鉴真路,但樱花已经都谢了。所以只能自己脑补了。(潍坊的樱花清明是开的最盛的时候,大概,也许,maybe,以潍坊为坐标,每南移1km,樱花早开个1h吧~)虽然没看到樱花,但是鉴真路的尽头可以逛一下鉴真图书馆。它由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捐资在年建成,是一座仿唐四合院建筑,资料说与大明寺的藏书楼在同一中轴线上。图书馆里主要收藏了佛学类书籍,并对公众开放。本着冷门景点人少以及距离近的原则,打算去汉陵苑,??一路抄小道儿,拐进了附近的村子和一个小树林里, 从林子钻到主路上。僧多肉少的节假日,拥有一辆随处可钻小*车迎来了路人羡慕的眼光。(头一天晚上新学会的骑车技能)陪伴一个下午的????汉陵苑汉陵苑是一座西汉墓葬,经考证墓主人是西汉广陵王刘胥(汉武帝第四子)和王后的合葬墓。这座墓葬最值得看的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墓葬保存最完整、制作最精良的“*肠题凑”。(苏林注《汉书.霍光传》:“以柏木*心致累棺外,故曰*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刘昭为《后汉书》补注时引《汉书音义》:“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简单说就是将最上等的*心柏木用“题凑”的结构造一个巨大的椁。而这也是一种让盗墓者也头疼的坚固的墓葬形式,不过因为流行时间短,所以比较少见。看一些资料的时候发现,刘胥这位广陵王虽无才但觊觎天子之位,并多次召用女巫作法诅咒皇帝,公元前54年时案发被究,后来 。而在他死后也用了如此高规则的墓,可见汉确实兴厚葬。其实如果对于历史或考古感兴趣的话是很推荐这种直接在墓葬出土地建起的博物馆,虽然展品会比较单一,但出土自这个墓葬的一器一物、一木一石或者壁画雕塑等都还它的历史位置上,并没有脱离墓葬这个“母体”,从而可以更完整的回溯。还有投壶小游戏,五发五不中,成绩稳定从汉陵苑出来,是大片的绿地,春风和煦,杨柳依依。骑上小*车,打算避开人流踩着大明寺的闭园时间去转转。(一两个小时就能逛完的景点很推荐踩着闭园时间去哦~有效避开人流,而且傍晚的光线也适合拍照)牌楼(栖灵遗址)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得名。隋杨坚为庆贺生日下诏在国内建塔供养佛骨,大明寺建栖灵塔,该寺又称“栖灵塔”。至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主持,他历尽艰险数次东渡,至第六次成功,将我国的佛学、医学、文学、雕塑、建筑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佛寺也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朝代更迭,大明寺多次更名,数次摧毁,数次重修,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坐像回国巡展,复名“大明寺”。寺内景色很好,小景点也比较多,有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的平山堂,康熙、乾隆的御碑,还有根据周总理指示为纪念鉴真大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所建的鉴真纪念堂。平山堂是瘦西湖一带 的据点,堂前可望江南山色,有一联:“晓起凭阑,六代青山都在眼;晚来把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将景物概括殆尽。此堂位置与隔江之山齐平,故称平山堂。其他如:“白塔晴云”“春台明月”“蜀冈晚照”等二十四景亦招徕了不少游人。如今平山堂所在地的大明寺又建了唐高僧鉴真纪念堂,休整了西园,西园有山中之湖,并有天下第五泉,饶山林泉石之趣。陈从周《二分明月在扬州,扬州园林》对了,栖灵塔是可以付费撞钟并登塔的。我因为之前去过,叉叉懒得走,所以我们就在塔底下边听别人撞钟边吃中午从冶春打包的炒饭。放一张之前拍的照片。
晚饭回市里,想吃的几个餐厅都不放号了, 吃了个平台狂推的烤肉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排队时间太长,吃起来就正常水平。冰冻杨梅倒是不错,虽然有点儿冻牙。不过这个菜品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买到新鲜杨梅后往冰箱冷冻室里一放,就??,夏天搭配油腻菜品,欧阳修吃了估计都说好。吃完饭,为了回养老院,排了个多号的滴滴打车,后来怎么回去的已经忘了(写这段儿的晚上又跟叉叉连线,帮我回忆了一下当时打不到车俩人被冷风逼到麦当劳的惨状。节假日嘛,总有惊喜等着你~)。
Day03
??丁家湾—何园—皮市街
一天,游了何园。早上骑??一路唱着歌到市里去吃早饭,选了丁家湾附近的蒋家桥饺面店,依旧是很多人,吃了大煮干丝和各种包子,味道还行,但比起我的东园小馆,还是差点儿。
丁家湾
吃完早饭去了附近的丁家湾溜达。丁家湾是一座青砖黛瓦城中老城,老建筑错落有致,巷子幽深,也保留下了很重的生活气息。最近看陈从周先生关于园林的一些文章,提到扬州的小盘谷,后来一查才发现小盘谷就在丁家湾,当时没有去,现在想来有些遗憾。
小盘谷的九狮山石壁,允为扬州园林中之上选。园中的建筑物与山石、山石与粉墙、粉墙与水池、前院与后院等配置,利用了幽深与开朗、高峻与低平等的对比手法,形成一时此分彼合的幻境。花墙间隔得非常灵活,山峦、石壁、步石、谷口等的叠置,正是危峰耸翠,苍岩临流,水石交融,浑然一体。园内虽无高楼奇阁,但幽曲多姿,浅画成图。“以少胜多”的园林设计法,在扬州以此园最有代表性。
陈从周《二分明月在扬州,扬州园林》
小盘谷(网图,侵删)
在扬州,除了最负盛名的的瘦西湖,就是个园与何园了。从丁家湾出来,步行可到何园。何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原名“寄啸山庄”,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由何芷舠购得并扩为园林。园林中最值得看的是连接东园与西园的复道回廊。雨天可避雨,晴天可遮阳,沿着回廊可以到主园中的任何一处,而回廊上的漏窗与空窗的窗景也让人驻足。
寄啸山庄中凿大池,池北楼宽七楹,主楼三间突出,称蝴蝶厅,楼旁连复道廊可绕全园,高低曲折,随势凌空。中部和东部又用此复廊分隔,通过上下两层壁间的漏窗,可互见两面景色,空透深远。池东筑水亭,四角卧波,为纳凉演剧之所。在在突出建筑物,而山石水池则点缀其间。洞房曲户,回环四合,隋炀帝在扬州建造迷楼,流风所及,至今尚依稀得之。清乾隆年间《履园丛话》所说:“造屋之工,当以扬州 ,如作文只有变换,无雷同。虽数间之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寄啸山庄世使人屡屡难以忘情者,其故在此。
陈从周《二分明月在扬州,扬州园林》
玉绣楼院落里的玉兰和绣球
位于主园东南部的是何芷舠最早购得的片石山房,相传是明末清初 画家石涛叠石的“ 孤本”。特别是有一个“水中月”,日光照到假山叠石上,刚好会有一轮月亮映在池中,不要错过~
这次没有去个园,几年前去过,记得两件事,一件是丢了一个保温杯,一个是园内的洗手间建的特别好~个园是清代盐商的私宅,以其叠石艺术而 ,四季分别以笋石、湖石、*石、宣石造景,融入山水画理。下面一张图是浮生记书店拍的冬景。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北宋名山水画家郭熙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说过,:“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造园者多少参用了这些画理,扬州的个园便是用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假山。在色泽上,春山用略带青绿的石笋,夏山用灰色的湖石,秋山用褐色的*石,冬山用白色的雪石,*石山奇峭凌云,俾便秋日登高。雪石罗堆厅前,冬日可作居观,便是体现这个道理。陈从周《园日涉以成趣》从何园出来步行到皮市街,坐在路边慢悠悠吃了个冰激凌,临走前还打包了藕粉圆子在火车上吃,打包的午饭喂了养老院的流浪猫,就这么甜甜的结束了旅行。
疫情当下,旅行已经变得 ,虽然已经过去一年,琐碎的回忆都满是春日的热烈和愉悦。
愿我们早日走回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游荡在自由自在的日光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