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冬奥会,这些精彩瞬间让人泪目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12/6499385_0.shtml

一转眼,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过去两天。

除了激动人心的赛事和夺金时刻之外,很多暖心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冬奥赛场上的每一个拥抱,每一句称赞,每一幕温馨动人的场景,都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生动诠释。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踏上冬奥舞台,不仅用体育这一跨越国界的语言自如交流,更相互支持,给予彼此鼓励。

全民迎冬奥,一起向未来,舍井酒业用三杯酒,去“质”敬为梦而燃的冬奥健儿们!

第一杯,敬冬奥赛场上的新生力量

本届冬奥会滑雪赛场上,代表中国出征的00后小将谷爱凌和苏翊鸣备受瞩目,更有网友用“会当凌绝顶,翊览众山小”,来夸赞这对金童玉女。

天才绝非偶然,只有“天赋加实践”才会造就天才。换句话来说,没有天赋、不够自律的人是绝对达不到谷爱凌跟苏翊鸣的高度。

先来说说苏翊鸣,未成年就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以及大跳台金牌,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男子首枚奖牌获得者。大跳台金牌也是他送给自己最好的成年生日礼物。

在夺冠后的第二天,苏翊鸣也是坚持每日的训练,非常的自律跟刻苦。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苏翊鸣是童星转型而来的选手,11岁时他就曾找被誉为“日本单板滑雪教父”的佐藤康弘希望能学习单板。

但直到年佐藤康弘收到中方邀请担任国家队主教练,才正式开启二人之间的缘分。

佐藤康弘还记得当时那位年仅14岁的少年,抱着单板走到他面前,大声说“拜托您了!”他当时觉得,“这个孩子滑得挺好,但已经14岁了,可能有些晚了吧。”

却没想到,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苏翊鸣就勇夺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以及大跳台金牌,而且还创造了历史!

而谷爱凌的“开挂人生”也是最为网友津津乐道的,天才少女、斯坦福学霸、精英家庭.....这些都是谷爱凌的标签。

谷爱凌的母亲谷燕有北京大学的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的MBA学位,父亲是一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公民,外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体改司高级工程师。

谷爱凌是精英家庭培养出的下一代精英,好的教育环境确实重要,但如果没有天赋跟超强的自律能力,一切都是空谈。

谷爱凌有多逆天?

为了全力备战北京冬奥会,谷爱凌读高中时,就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课程,工作日上课考试,周末训练,每天睡10小时。

满分分(阅读、文法各分,数学分)的SAT考试,谷爱凌考了分,之后被最难考的顶尖高校之一的斯坦福大学录取,读的是分子遗传学和国际关系学,这不就是妥妥的学霸吗?

而且谷爱凌在9岁时就已经成为了美国少儿组滑雪冠*,从13岁到16岁拿到了大大小小50多枚金牌,加入中国国籍之后,短短一个月就拿到了3枚金牌。

并且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斩获了金牌,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获得银牌,这两项比赛还不是谷爱凌的优势项目,在主项项目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谷爱凌更是轻松收下金牌。这不是妥妥的运动天才吗?

北京冬奥会两金一银的战绩,足以证明天才加学霸的谷爱凌确实很逆天。

新生无畏,登场破万象,谷爱凌和苏翊鸣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第二杯,舍井要敬传奇永不灭的老将

年龄对于运动员们来说只是数字,在冬奥的赛场上,年龄不是夺冠的砝码,却是经验的勋章。

2月14日晚,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在自己最熟悉的项目上,32岁的老将徐梦桃成功摘得金牌。

夺冠后的她,仰天怒吼,在与对手的拥抱中,忍不住激动落泪,这是幸福的眼泪。

从初出茅庐的小将,到32岁的“四朝冬奥会元老”,徐梦桃经历了多次膝部手术、经历了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经历了低谷时期的自我怀疑,才站到梦寐以求的最高领奖台上。

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这枚冬奥金牌,徐梦桃已经等待了12年,这一次,她终于可以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

美国名将肖恩怀特泪洒赛场的一幕也同样令人动容,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三届冬奥会冠*得主,美国传奇名将肖恩·怀特获得第四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

当他完成最后一次滑行时,全场掌声雷动,而肖恩·怀特也流下了热泪。来到混采区时,他更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

肖恩怀特说单板滑雪是自己的一生挚爱,“我对能在北京冬奥会做最后一次告别感到骄傲,未来同样让我感到激动,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做,现在的一切对我来说只是开始。”

梦想不会老去,归来仍是少年,致敬在赛场上永不言败的老将们!

第三杯,舍井要敬勇往直前的“孤勇者”

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张嘉豪这个人是谁,也没有在任何国际大赛积分榜上看到过这个名字,于是我就好奇去看了他一个人的冬奥故事。

为什么是一个人的冬奥呢,去年张嘉豪就已经26岁了,进国家队的话已经不再年轻,没有太多的身体和天赋上的优势了,再说国家集训队全是清一色的98后00后的小少年,拿什么去跟他们比呢?

综合考虑后张嘉豪决定自己出来,按照自己的节奏训练,有目的性的去挑选国家参加比赛,然后他开始挑选一些小型洲际比赛攒积分。(积分关乎着是否能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的门票)

没有助理,没有教练,没有太多钱住酒店就借宿,没有教练陪同就自己做自己的教练,每天自律去完成一系列的体能和技巧训练,没有专业器材就只能用当地一些非常简陋的设备凑合着模拟用。

张嘉豪在去年曾说过,这次逐梦征途结束之后,他也许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不顾一切滑雪了,回去后或许会找份工作上班,重新回到现实中去,但无论最终结果会如何他说他也绝不后悔,因为他知道在26岁的那年,他正在不惜一切的为了他的奥运梦拼命的活着。

张家豪明白目标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并且义无反顾去执行,这些都是常人不可比拟的,能够拥有直面任何困难的勇气,就是最大的成事者。

可惜的是,今年北京冬奥会上没有看到张嘉豪比赛的身影,祝愿他未来一切安好。

岁月不败勇者,孤独历练英雄,不是只有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

舍井用三杯酒敬北京冬奥会、敬选手,敬所有为梦而战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f419.com/afhgx/615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