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冬奥会的可持续性”。北京冬奥会一共有三个赛区,42个场馆,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和设施的数量以北京冬奥会总结报告披露的数据为主,比如机场、机场高速站点等等这些都算设施。北京赛区以冰上场馆为主,几个场馆的比赛都让我们非常振奋,特别是最后在首体获得的花样滑冰金牌让我们感觉到冰上场馆带来的乐趣,非常欣慰。
北京赛区主要利用了年场馆,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主要是雪上项目。张家口赛区分了两个小赛区,古杨树赛区和云顶赛区,滑雪和冬季两项在古杨树,谷爱凌获奖的场地在云顶。
下面将国际奥委会发布的几个数据供大家分享。三个赛区,七个大项,15个分项,个小项,涉及到91个国家和地区,一共19天赛程,2月4日到2月20日,国际奥委会发布的数据是名。破了17项奥运纪录,两项世界纪录。
平昌冬奥会,我们获得很少奖牌。我们主场的北京冬奥会结束了,突破了我们的期望,其实我们都非常兴奋,不仅仅我们北京冬奥组委的人,在座的包括不在座的所有中国人都非常兴奋。
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可持续性。国际奥委会在年底、年初发布的奥林匹克年议程,年发布了+5议程,这个议程率先提出可持续性概念,可持续性概念是巴赫先生的创新,有三条创新建议,青年人、包容、可持续性,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全过程践行可持续性的奥运会。大家知道,《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年正式出台,提出了涉及到环境、经济和社会17项SDG目标。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议程》与其相互支撑。年,国际奥委会发布了《可持续性战略》,包含基础设施和自然、采购和资源管理、移动性(交通)、人工、气候变化五个方面,这是国际奥委会确定的可持续性重点内容,关联《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年5月15日,北京冬奥组为正式公开发布了《可持续性计划》,提出“可持续·向未来”愿景,“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新典范”的目标。围绕环境、经济、社会提出了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确定了可持续性的具体工作事项。
三个领域中分别有四项具体工作。环境正影响包括:第一是从场馆建设和运行层面整个过程,做到可持续、绿色,实现正影响;第二是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赛区生态环境质量,目的是实现申办时提出的“达到世卫组织标准”的承诺。从赛事期间的监测数据看,我们不仅仅达到了,还远远超过了世卫组织的标准值。第三是低碳冬奥。从年、年开始,北京冬奥组委与相关权威专家共同研究,低碳冬奥的落实方案,也是作为环境正影响绿色方面的重要内容。第四是采购,把绿色要求、可持续要求融入采购环节是北京冬奥会的创新实践。
在区域新发展方面,围绕重点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重点产业发展,以及树立城市新典范,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在生活更美好方面,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