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10g、荆芥10g、*芩10g、银花15g、焦栀10g、蒲公英15g、角刺10g、白芷10g、山甲10g、天花粉10g、当归10g、赤芍10g、生甘草6g、生大*10g。小儿剂量酌减。
:眼睑仅见红肿,未见硬结者可去皂角刺、穿山甲,加连翘10g、紫花地丁15g;服后已出脓者可去皂角刺、穿山甲,加丹皮10g、生地0g、米仁30g;反复发作者可加生*芪15g、炒白术10g、*参15g。
: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另将药渣再煎5min,滤出液加匙食盐,作眼局部湿热敷。每次4~5min,每日次。避免将药汁溅入眼内。
:方中薄荷、荆芥具有疏散风热、扩张毛细血管、消炎止痛的作用;*芩、焦栀、蒲公英、银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清热解*、消肿排脓;穿山甲、皂角刺、白芷、天花粉可软坚散结、消肿排脓;当归、赤芍有散瘀消滞之效;大*泻脾胃积热。诸药相配,相得益彰,临床效果颇佳。尤其对初发1~日的麦粒肿,内服加热敷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促使炎症消散,内清外消,获效更捷。本组例均获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红肿消退或脓液排出,疮口平复。其中1~3剂痊愈者98例,4~6剂痊愈者5例
鼻息肉,化脓性中耳炎验方:鼻息肉,化脓性中耳炎。
:枯矾克, 克,轻粉克,珍珠40克,雄*50克,麝香克。
:先将雄*、珍珠研极细,加入轻粉再研极细;再加枯矾研极细, 加入 、麝香再研极细。装瓶密封备用,防潮。用于耳病者,喷入耳内。用于鼻病者,吹入鼻孔内,或用香油调成糊状,涂鼻孔内,1日3次。
:王XX,女,75岁。患鼻息肉0多年,曾手术摘除1次,术后,双鼻孔常流清涕,又各生息肉1枚,如樱桃大色暗紫,表面光滑,双鼻孔被堵,舌赤尖绛,咽干舌燥,大便长期干燥,心烦,脉弦数右较左强大有力。外用枯珍散,配合汤药内服;二诊时息肉明显缩小,六脉弦略数,以原方加减先后共诊治6次,用枯珍散及服汤药剂而痊愈,息肉基本消失。
:本方适用于湿热上攻清窍而引起鼻息肉、中耳炎疾患。鼻息肉是为痰湿凝聚而成,方中用枯矾、轻粉、雄*燥湿祛痰消积;麝香、 开经络,通窍道;珍珠解*。痰湿消,气机畅,息肉自消。用于耳者解*杀虫,燥湿辟邪,芳香通窍。用药期间,禁食辛辣之物。孕妇禁用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点击「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