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多风,气温跳水,今年春季的最后几天,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江南春》,道出了春日鸟语花香,清风徐徐,雨润万物的和美景象,可谓写尽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春日的一切美好憧憬。

然而现实里的春天,并不总如诗中这般安和柔静。

最近这些天,冷空气频繁南下,暖湿气流也不甘示弱,冷暖拉扯之下,我国南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大风、强降雨、气温跳水的天气局面。

可见,风、湿、寒三种邪气,是大家在今年春季的 几天里,要重点防范的对象。

1

防风——保护好身体重点部位

风本就属于春季的主气,虽然风邪伤人,四季常有,但以春季为多见。

风邪是导致人外感的极重要因素,一方面,风邪常和其他邪气兼合伤人,是外邪致病的先导。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

另一方面,风邪伤人致病的机会多,不仅四季常有风,且无孔不入,人体的表里内外脏腑组织均能受风邪侵袭,所以风邪有“百病之始”、“百病之长”之称。

那么在春季的大风天里,如何防范风邪呢?

风邪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最常侵袭人体的头、面部、阳经和肌肤表面。

所以,防范风邪的办法,就是让风吹不到自己身体的重点部位,包括头、后颈部、背部、肚脐、膝盖、脚踝等处。

帽子、围巾、过踝袜,都是不错的防风“装备”。

总之,在身体重点部位采用物理方法防范,基本就可以免受风邪侵袭了。

2

防湿——外部除湿,内部健脾

说起湿邪,南方的小伙伴们应该是对其深恶痛绝了,回南天,梅雨季,家里的墙面总是潮乎乎的,柜子里的衣服一不小心就发霉……好像整个春天都被湿邪扰得不消停。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滞留体内会阻遏人体气机升降,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所以,除湿很必要。

生活环境潮湿的小伙伴们,如果条件允许,家里 可以用抽湿机和衣物烘干机,这样,能保证自己长期居住的室内,和穿在身上的衣服是相对干爽的,可以让自己少接触很多的湿。

居家熏香,也是不错的芳香辟秽、祛湿抑菌、防衣物发霉、除异味的方法。比如可以用藿香、佩兰、白芷、防风、荆芥等香草各10克,煮水熏蒸房间和衣物。

同时,湿邪旺盛时,健脾也是不能省略的工作。

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导致脾脏阳气不振,运化功能减弱,从而使体内水湿更重。

此时可以把健脾、化湿、行气的食物搭配起来,经常煮粥、熬水、煲汤食用,如莲子、山药、芡实、茯苓、薏苡仁、赤小豆、陈皮、冬瓜、荷叶等等。

运用食物的力量,把脾胃之气补足了,才能更好地运化水液,把多余的湿邪排出体外。

3

防寒——谨慎减衣,莫食寒凉

春天的气温总是起伏不定,一波冷暖气团的“博弈”,一波降雨,就会带来多至10度上下的降温。

忽凉忽热的时节,大家一定要及时增减衣物,不能说“这都什么时候了,马上就夏天了”,就肆无忌惮地减衣。

至少,就像在上文中说防风的时候一样,要注意保护好身体的重点部位不受凉。

更重要的是,别着急吃冷饮!

春暖花开,街边的甜品店里,冰淇淋逐渐迎来销售旺季。

在大家忍了一个冬天,似乎终于到了可以晒着暖阳吃着冷饮的时候,小谷还是要坚持“原则”,煞风景地提醒您:再忍忍,现在还不是时候呢!

寒凉的食物下肚,不用想,寒邪损伤脾胃阳气没商量了,脾阳一伤,就无力对抗湿邪了,正气就不足了,在这个湿气重、凉意未退、风邪又盛的春天,咱身体的压力得有多大呀?

所以,朋友们,为了健康这项长久大业,咱还是尽量克制一下对冷饮的欲望吧。

这个春天,大家都过得不容易,也让许多人再次意识到了,健康,永远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

请大家再多给我们的身体一些爱护和照顾,相信我们的身体也会给我们更多正向的反馈。

春季只剩 几天了。可天气却多有变化,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可以提示到大家,日常中多多保护自己,安安稳稳,健健康康地,迎接夏日的来临。

运谷山房佐餐粉,合自然五谷之精,培后天元气之本。每日佐餐食用,丰主食品类,增膳食营养,健脾胃之气,享品质生活~

成人·加味八珍粉

儿童·三豆八珍粉

超微粉碎

自然纯粹

主要原料以有机标准种植的加味瑞莲粉也到货啦!有需要的家人们可以到微店选购呦~

留言板

??点击进入留言区,与我们互动吧!

写留言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lf419.com/afhgx/285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7